Hi,我是Light。
從今年二月初,第二次接收到高靈的訊息,引導我將過去所學的以及經歷的身心靈與靈性成長分享給人們時,我其實是很疑惑的。
因為在我看來,已經有許多很棒的老師,無論是教導身、心、靈的,已經都有很多是帶著善意的起心動念與初衷公開在開課或分享了,為什麼卻還是給了我這個訊息?
我如何確定,這是高靈要我走的路?
坦白說,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老師或出來公開分享,因此過去都是朋友或其他老師的學生來找我時,我會與他們分享過去我所學的,或我的經歷,並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讓他們理解某些觀念,或以不同的角度來探索,在這過程當中,若他們有些人的靈魂或高靈的訊息出現時,我會讓他們知道,並邀請他們一定要去根據這些訊息來觀察、採取行動並驗證。
這篇關於我開始分享的起源故事,你可以在這邊聽到我人生中第一次錄podcast的分享:
https://sndn.link/Lightsoulglow/CCphZV
後來當我錄了一些podcast,並且分享到IG與Threads時,其實過程當中對於要把podcast內容轉為一篇大家可以看得懂、好理解的文字,對我來說其實是很費力的,因為光是要想一些標題吸引人們的注意,讓大家能學會將意識與覺知放在美好的吸引,又要能符合大腦的結構去吸收理解,對我來說是很難的。
還因此去學習chatGPT的課程,後來發現最終只能請他幫我設計結構以及想標題,不然他會因為系統本身的設定而把許多內容改為許多要添加情緒價值的無意義言語…。
穿插進來的訊息,怎麼決定採取行動的順序?
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突然又出現了一個關於靈性測驗的訊息,而對於這個測驗的訊息,我直覺它會很有趣,也讓我有點驚訝與驚喜。
過去我也測過許多付費的測驗,大多是關於“了解自己擅長哪些事項”的,例如了解自己是適合處理事情、系統、適合一人工作或擅長與人們溝通,適合多人一起工作。
(我還印象很深刻,在Money & You的課堂上,當我拿到DISC測驗結果時,郭老師正在與我們簡單分享測驗報告時,老師說:某個分數加起來有達到多少以上的同學請站著,問到最後,全班只剩我跟另一位同學還站著…
老師:「來~在你們的報告上寫下兩個字:超宅)
因此當我收到一個能提醒人們不落入框架與標籤的測驗訊息時,我覺得對某些人們可能會有幫助。
這個測驗的目的是要提醒人們,不是要被測驗的結果給定義住,不是「因為我是 ___ ,所以只能 ___ 。」
而是看見自己目前的能量流動的狀態,讓自己去擴展、體驗,並從中更加了解自己的狀態,並覺察自己的意識與覺知關注在哪些焦點,而有意識地選擇自己想創造的生命之旅。
如同在 Money & You 課程中,我學到其中一件最重要的觀念是:創造一個真正值得擁有的生命之旅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決定先暫時了podcast的錄製,跟隨這個靈性測驗的訊息先採取行動,來設計一個完整、讓人們在測驗的過程當中,就能有些發現或覺察,攜帶著「喚醒每個人內在的靈魂之光與更高意識的覺知」的意圖來進行。
當測驗完成後,我又發現,沒有一個網站,無法放置這些測驗與結果(能量流動階段)與後續的訊息,所以我的訊息就從:
收到測驗訊息 ⭢ 測驗結果與後續指引 ⭢ 學習完成網站的所需知識與技能 ⭢ 完成網站。
而在今天,網站終於整個測試完成,也讓測驗後能順利收到結果的電子報通知也已經完成了💛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點擊這裡來進行靈性光譜的測驗。
當然,在這個測驗頁面的最上方,有關於測驗進行的提醒,如果聽音檔說明對你來說太耗時間,你可以選擇觀看下方的文字。
包含測驗結束後,系統會大約需要5秒的時間才會跳轉至結果頁,以及要到你註冊的信箱才會收到每個結果後續指引等信件訊息。
因此最後決定先設計這個測驗,是個直覺的訊息,也感覺重要且能協助人們的,因此在錄podcast的途中,我也不理會有可能會因所謂的演算法而讓慢慢分享的訊息被降低觸及。
對我來說,跟隨接收到的訊息,以及將焦點拉回自己身上,這總是最重要的。
如何觀察日常生活中流動的能量與訊息
因此今天想與你分享的是這段時間所發生的故事:
除了剛剛提到的測驗與網站,最重要的是我在快一個月前,在路邊撿到一隻幼貓。牠大概只有兩三週大,現在應該已經有四周快到一個月了。當我看見牠時,牠是被夾在木板與牆壁當中,所以這段時間大部分就是在照顧牠。剛來的時候牠蠻驚恐的,會找一些角落好像要把自己關起來,而原本已經長住在這裡的流浪大貓也會去攻擊牠,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照顧牠,以及盡可能地培養牠能夠獨立生活的習慣跟狀態。

(這張圖是小貓第一天剛來,躲在隱密角落的照片)
期間也解鎖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幫小貓處理體內的蟲…
幸運的是牠現在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吃了驅蟲藥,排出幾次體內的活蟲之後,原本以為沒事了,但隔幾天,不知道什麼原因,而身體有些發炎,於是我請了醫生來看牠。那一天牠打了一根營養針,打了三支看發炎的藥,最後一隻是整個被倒吊起來往屁股的方向打,當時我心裡只有出現幾個詞可以形容:「驚天動地」、「鬼哭神嚎」、「驚聲尖叫」。
而且打完針的那天,牠連我都不理,直接把自己藏起來,連肚子餓了也不肯出來😂
但慶幸的是,隔天牠就好多了,也沒再拉肚子拉滿身,食慾也好轉,有正常吃東西。
而我一開始撿到牠的時候,抱著牠的身體時,就覺得牠的肚子狀態是不正常的,即使我沒有養過小貓的經驗。就是那個直覺,覺得那個肚子不對勁,因為覺得太鼓,跟牠的比例也很不正常,那種能量的感覺就是不對勁、不正常。
而直到今天,可以完全感覺到牠的肚子是已經開始慢慢正常,可以感覺到牠的肚子是真的肉,是正常的肚子重量,而不是那種空空鼓鼓、很不正常的感覺。雖然我沒有養過或抱過正常小貓的經驗,不知道牠們正常或生病時會是什麼狀態,但當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除了可以繼續觀察能量與小貓的外在的應,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例如身體發炎那天下午,牠開始拉肚子並持續一段時間後,就請醫生來看牠。
或像是,一開始牠來的第一天其實是沒有上過廁所。而慶幸有位養過幼貓的旅客與我分享,建議給幼貓喝牠們專用的奶粉,喝完之後可以輕柔按摩牠的肚子。而喝完(3滴牛奶…沒錯,不多不少,就3滴)之後,第二天牠就大小便得到處都是,幸好是在我房外,不是其他旅客的🤣
我們想說牠是不是還沒學會怎麼上廁所,我上網搜尋後,看好像都需要貓媽媽去教,還在苦惱時,就發現第二、三天,當我工作到一半,轉頭看到牠的時候,牠已經會自己跑到有土的地方去挖土上廁所了,一號、二號都有。
原本在苦惱的這件事情,突然間牠就學會了。
而,那絕對不會是大貓教牠的,因為大貓在第一個禮拜之後,才開始比較能夠接受牠的存在,不會伸爪子去攻擊牠。在過程中,當然我也明白貓咪會有地域性,會排外。
但這就是生命的旅程,這些習性不代表不能調整或平衡。
因此,從小貓到來的剛開始,我會教大貓們不可以伸抓子或攻擊,也會問牠們:「你們沒有小過嗎?」,並請牠們好好善待這個小妹妹。
直到一週後,大貓也習慣了小貓的存在,不再對牠嘶吼或想要伸爪子。現在兩隻大貓跟這隻小貓已經可以睡在一起,一起玩,我看在眼裡就覺得像大哥大姐姐帶小朋友一樣。

從照顧小貓中練習驗證能量
所有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從中觀察、捕捉能量的狀態,就像觀察到不對勁的地方時,我們能從外在的反應狀態來不斷調整、驗證,還有去捕捉這些能量。
例如:我可以為小貓做什麼,牠什麼樣的需求是要的,什麼是不要的。就像剛開始牠吃東西的時候,吃不多,我也不會去勉強牠,會找不同的乾糧、奶粉、肉泥,都是屬於牠這個年紀在吃的。
即時到目前為止大概泡了十次的牛奶要給牠喝,但牠一次都沒有喝過,但看的出來牠是想要喝的。牠會跑去找已經絕育的小花(大貓之一),想喝牠的奶,即使我把泡好的牛奶放在牠們中間,想讓小貓誤以為有媽媽的母奶可以喝,但牠非常精明,不要就是不要😂
甚至還跑去找小小(公貓),讓我哭笑不得又很無奈。我想可能牠也希望有媽媽的陪伴,所以這個部分我也沒有太制止牠,但還是會盡量準備牛奶,如果牠需要的話。經歷了十幾次後,發現牠真的就是不要人工的,要來自媽媽的,我就放給牠們自己去玩了,而目前牠吃喝睡的狀況都蠻正常的,畢竟喝不到母奶還是會餓,最後都還是吃肉泥和乾糧了。
因此這個小貓的故事,是想分享讓你知道,如何學習辨識、捕捉、解讀與驗證能量,我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確認我們所收到的訊息是否與我們解讀的一致。
(雖然一開始抱到小貓時,我多希望我沒有收到那個訊息…牠肚子裡有蟲😂 隔天在我第一次看見活蟲從牠屁屁出來時,我也很驚恐,但知道拖不得,還是硬著頭皮處理)

(這張圖是小貓最新的樣子,這是牠最喜歡在我工作時待在旁邊的位置,牠很喜歡在這個位置曬著太陽睡午覺)
從捕捉不對勁的能量到下指令,校準喜悅的能量
我了解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什麼是「校準喜悅的能量」的意思,所以這個吹風機的例子,我覺得很好拿來舉例。
第一天晚上,當我拿著吹風機要吹頭髮時,吹到一半,我頭髮都還沒完全吹乾,我就突然感覺到手上的吹風機能量不對勁,沒有過熱或燒焦味,什麼都沒有,但就是捕捉到那個能量變了,它的狀態就像是一個能量的轉變。
當下我就先停止繼續用吹風機,到隔天,我一打開時,那不對勁的感覺立即出現,當我一覺察到這件事情,就先轉頭看我的吹風機一眼,看到裡面的鐵片有兩端已經燒到很紅,我就知道需要換掉它了。
於是我請了朋友帶我去找吹風機,但朋友在 Google 找不到離我們比較近的Ace Hardware(有點像台灣的B&Q特力屋),以我們知道的那一間,可能需要來回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特別是下午五、六點下班尖峰時刻會塞車。
所以在去的路上時,我就又來把玩。
一樣先讓內在安靜下來,讓心靜下來後,直接下了一個指令:「給我一個價格便宜、1000瓦以內、距離近一點的吹風機?」。這些條件我心裡面都想好了,因為我也很懶惰,不想要跑那麼遠,浪費時間塞車。
而價格的部分,我並沒有去限定,因為這對我來講不重要,我就實驗看看、驗證看看,這個「便宜」會給我多少價錢🤣

(左邊是舊的,右邊是新的吹風機。事後我發現這價格比我原本的吹風機還便宜)
下指令後,讓內在持續安靜,並觀察哪些顯而易見的指引
指令下完後,大概騎了五分鐘,前面就開始大塞車了。在我們停下等待可以再前進的時機時,我往左一看,我們就正好停在這間店的正門口,看起來有點像台灣的五金行,商品很多樣化,還能看到店裡面有好幾台冰箱,邏輯上我覺得這間店感覺不是會有賣吹風機的店,但直覺卻是,這間會有吹風機。
這個「篤定感」其實蠻高的,因為當你越來越熟悉來自更高次元的訊息時,你會知道那個訊息的正確性或方向。
如同我之前提過的,我很喜歡去驗證訊息,而不會因為過去的正確訊息的經驗來當作每次的確認,這個好處是,我們不會讓自己落入小我的聲音,而忽視來自直覺與
-
能量覺察
那些真正的訊息或指引。
我下車跑進去時,一開始還找不到老闆。後來想到我進門前,左邊有一團物體的能量,隱約感覺到是活體的能量,所以當我再到門口要找老闆之後才看到那團能量、物體是一個人😂
確認他是老闆之後,我再問他們有沒有賣吹風機,他就點頭說有(循序漸進地分辨訊息),
老闆進門,拿出了三種不同品牌的吹風機給我看:
- 第一種1200瓦:超過了我可以使用的瓦數,直接略過。
- 第二個 900 瓦:我覺得如果插上插頭,瞬間啟動電壓可能會超過,有點安全邊緣。
- 第三個有兩個開關,分別是 350 瓦跟 750 瓦:我就覺得這個就是我要的,有符合1000瓦內的條件。
我用印尼文問老多少錢?(ini berapa?)
他說 15 萬印尼盾(seratus lima puluh)
後來因為我現金不夠,問他能不能刷卡,結果刷卡的時候,他給我看刷卡機上的數字:145,000。
雖然沒有便宜很多,5千印尼盾大概等於台幣10元,
但讓我驚訝的是,通常來說,刷卡會再貴一點,因為店家要吸收3%的手續費,但他卻給了我更優惠的價格🙏🏻
因此,你會發現,一開始我下的指令都有對應到了:
- 價格便宜:後來我上網找了一下幾年前我買的那隻吹風機的價格,現在是IDR 299,800(約台幣600)。
- 1000瓦以內:350W/750W
- 距離近一點的吹風機:原本單趟要至少30-45分鐘的車程,變成不到5分鐘的距離就找到了。
甚至,比我原本的吹風機好,不會捲進我的頭髮…,這倒是我沒想過的😂

(左邊是新的吹風機,當我拿出來使用後才注意到後面有網子,不會捲進我的頭髮,右邊舊的吹風機則是通到風扇,所以會捲入頭髮)
而回程的路上依然在塞車,我就又再一次的下了一個指令:「一路順暢到底」。
因為我想回去看我們家小貓的狀況,畢竟前幾天才剛打完針,還是要留意一下牠的狀況。後來當然也是一路順暢到底的回到我們住的地方。
什麼是「校準喜悅的能量」?
今天分享的兩個故事,小貓和買吹風機,包含路程塞車,就是校準喜悅能量的一個例子。
當我們內在安靜下來後,我們會知道「我們想要什麼」?
例如:小貓的故事
我想要的是小貓能幸福安康,牠能好好成長,與正常的貓咪相處,也能學習什麼時候該吃飯、喝水,正常的排便。
所以在過程,我也會不讓自己過度介入牠應該學習的課題,
例如:學習與其他大貓相處,或牠目前沒有其他母貓可以讓牠喝母奶,牠得要學習適應其他食物;或是在我準備肉泥時(因為要先溫熱),牠一直喵喵叫是沒有用的,而且也會吵到其他旅客,在這個階段牠需要學會等待。
因此當小貓學會與其他大貓相處,可以睡在一起、玩在一起,食慾也從一開始的不吃不喝到正常,學會哪些該避免接觸的環境(例如靠近連大貓都會追的狗狗,特別是這隻狗狗最近剛生了七隻小孩,不管大貓小貓都會追)。
而當看著小貓的成長與生活越來越良好,是牠能安全健康地長大,並且開始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這就是我所喜悅的能量,不介入、但能扶持牠當下所需要的狀況。
未來在我回台灣之前,也希望能幫牠找到可以照顧好牠的收容所或主人,或至少可以獨立生活,學會覓食。
什麼是沒有校準喜悅的能量的意思?
沒有校準喜悅的能量的意思我們可以來舉幾個例子,讓你更加明白在過程當中,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覺知與意識是放在哪裡:
- 當我在照顧小貓的過程中,在牠還不懂得到自然環境中學會挖土、上廁所、埋起來,而把我房間外的地板佈滿片地黃金時,如果我因為自己的疲倦而生起不耐煩,或找不到好的方法能引導牠,而陷入低落、不耐煩、生氣或責備牠的情緒當中時,就與喜悅或平靜的能量偏離了。(平衡能量,就是讓自己在放鬆的狀態下,尋找我們能為自己與對方做哪些事情或不做哪些事。)
- 在大貓攻擊小貓時,如果只是一昧地教導大貓不可以有出現攻擊的行為,而沒有讓小貓學習保護自己以及融入貓界(?),通常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會是將小貓當成長不大的孩子,處處需要保護,也會將大貓視為一個會威脅的因素。那麼除了小貓學習不了如何生活之外,也無法融入牠原有的世界,學習與其他貓狗相處。我們自己也很容易陷入在處理這些貓咪攻擊的紛爭而產生的情緒之中。
(除了做我們能做的之外,也要適時地放手、觀察,促進能量前往更好的發展,這也是平衡的重要性。) - 小貓不喝專用配方奶時,寧可餓著肚子也不願意吃喝,有些人會抱著「餓著,餓到就會開始不挑食了」的想法,而行為即使一樣,但“起心動念與意圖”是截然不同的。一開始小貓不吃不喝時,我不會強迫牠,會擔心,但牠不喝就是不喝,強迫灌牛奶也可能造成牠的肺部傷害,所以牠不吃時,我不會強迫,但我會與牠溝通,現場沒有任何母貓可以餵你母奶,我有的就是配方奶和肉泥,當你肚子餓的時候,有這兩種選擇,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吃飯了。(乾糧是等約一週後,牠開始走路和叫聲都比較穩定後,才開始出現的選擇)
這個與想證明自己想法最對、最厲害、最有用,是截然不同的意圖。
因此當小貓還不吃不喝時,不會因為「牠不按照我說的去做,餓到了就會吃東西」這個意圖而生氣或看好戲,落入了自己腦袋中編輯的劇場,可能是:「牠終於會吃了,因為牠餓到了、學會了」或「再不吃?那就是餓得不夠久」。
預告分享:關於善良、想幫助他人的議題
因此未來有機會,會分享一集是關於「不要太常幫助別人」或「想一直幫助別人」的這個議題,近期看到好多人在強調,不要一直想幫助別人的這個話題,有些不同的觀點也許可以來與你分享。
我先說重點:
高靈他們並不會奪走我們的功課,最重要的不是我們不能有善良的心,而是我們在幫助別人與照顧自己之間要取得平衡,以及我們是不是會奪走別人的功課。
就像我撿到的小貓,我也很擔心如果我離開了峇里島,牠要怎麼樣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但我能為自己、為這隻小貓做什麼?我想做的不是放著牠不管,繼續待在原地而無法自理,特別是離不到五公尺的地方,有七、八隻大狗正被牠的喵叫聲吸引而狂吠。因此除了現階段我能做的事之外,也要去思考到牠要怎麼樣能夠在貓界自己生存。所以我想了好幾個方法,也請 Villa 的老闆、管家幫我尋找一個適合照顧牠的家。
當我們用能量的角度看待事件,不執著於糟糕的情緒或沉重沾黏的能量,而是帶著輕盈的能量,向內去探索有沒有更圓滿、更有智慧的方式,在當下隨著能量的流動與引導採取行動時,意識就會越來越擴展,就好像玩RPG遊戲一樣,你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裝備與武器(智慧、靈感、技能等等)。
因此今天的分享是想邀請你,在遇到任何事情,特別是能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候,就可以來把玩這些練習。
觀察看看我們如何去觀察到這些能量、下指令、校準喜悅的能量,這些也是信念如何創造了我們的實相。
你可以挑選日常生活小事,來實驗看看並驗證,以及在這過程跟結果中,你觀察到了什麼、看見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下一集我們有機會再來分享這隻可愛小貓的故事。
謝謝,我們下次見,拜拜。


